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,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,为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。近年来,我县坚持依靠科技强农兴农、为农助农,全力推动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,确保了农业持续增产增收。
保障粮食安全,关键在于打赢种业翻身仗。位于陂西镇雁北村的三原县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,占地134亩,站内基础设施完善,仪器设备配套齐全,是我省骨干区域试验站、咸阳市唯一一家国家级试验站,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实习基地、陕西农业干部学校教学试验基地和三原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。近年来,该站致力于研发新品种,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不断努力,在全站技术人员的努力下,截至目前,已累计完成国家和省市品种试验750组7800多个品种,推荐审定品种825个;推广玉米主栽品种10个,小麦主栽品种5个,培育审定和登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菜品种5个,合作育成品种4个。并累计培训在校学生、农业干部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代表3000余人。
同时,我县坚持“育繁推”一体化推进育种选种,先后与30多家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开展良种攻关。目前,全县有良种繁育企业3家、生产经营主体126家,建成良种生产基地4万多亩,年供种量2万吨以上;县域小麦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%。
农机给力,种地省力。在渠岸镇李绵农机专业合作社,新建成的2000平米机具库棚宽敞明亮,各类大中型拖拉机、收割机、植保无人机排列整齐,棚外3套产地烘干机械设备高耸。自2021年开始,我县围绕“提质增效、减损增产”,落实落细各项农机管理服务措施,全县小麦、玉米机械化收获质量得到明显提升,最大程度实现了粮食颗粒归仓。今年,全县紧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目标,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,主攻机械化薄弱环节,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技术,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,全面加快农机装备转型升级,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00万元,带动社会投资2400余万元,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28万千瓦。这些新式农用机械的使用推广,有效减少了地里劳作强度,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、扩大种植面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,也让我县农业阔步迈入高效快车道。
良种配良法,才能优质高产。近年来,我县坚持科技助农促进增产增收,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贡献率不断提高。现在,在全县的田间地头,只要群众有需要,县农业农村局发展的110名科技指导员就会通过划片包干、包村入户,现场讲授等形式,开展农业科技全程指导和推广普及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通过“耕、种、管、收”的全程科技指导,我县在稳粮保丰收的基础上,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,全力稳住农业“基本盘”,筑牢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?。?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